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纺织要闻

茧丝绸行业大幅下滑后的思考

茧丝绸行业曾是通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历史上1994年丝绸工业产值最高达41089万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15%,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茧丝绸行业日益疲软。特别是近两年,受国内外市场行情大幅波动和养蚕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行业已面临崩溃的边缘,前景极不乐观。

  现状:行业整体下滑

  1、蚕桑生产加速萎缩

通州的蚕桑生产具有辉煌的历史,历史上最高种植面积曾达到万亩,是全省优质茧生产基地,形成8个重点镇和10个专业村,拥有蚕业专职技术人员2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4人。蚕茧质量全省领先,一般上茧率在90%以上,解舒率在65%以上,达到缫制5A级以上厂丝的质量要求。纵观新世纪以来我市的蚕桑生产,随着市场变化,经历了一个个波动和转机。2005年达到高峰,2006年以来桑园面积一路下滑,2008年急剧下降,目前全市除一部分连片种植区较为稳定外,大面积或挖桑或弃养。全市桑园面积减少50%以上,今春订种目前仅4000余张,不到去年17580张的25%。我市蚕桑产业或许正在重演日本、苏州、无锡等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蚕桑产业逐渐转移甚至完全淘汰的历史。某种程度上讲去年空气污染导致的春蚕大面积不做茧事故的发生,加快了全市蚕桑产业调整萎缩的进程。

2、鲜茧收烘运转困难

通州市丝绸集团总公司是我市唯一具备鲜茧收烘资格的企业。公司固定资产706万元,其中基层茧站140万元。多年来在稳定蚕桑生产、服务蚕农、稳定收烘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8个蚕业合作社、19个鲜茧收购站,公司还先后拿出100多万元反哺蚕农,支持蚕桑生产,先后被评为南通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南通市十佳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但2006年下半年后,公司遇到巨大困难,亏损严重。目前,公司流动资金负债466万元,净资产只有240万元。

丝绸集团总公司是一个老国有企业,历史包袱较重,人员多,在册职工53人。公司前几年经营形势较好,但由于按政府计划供给市内有关缫丝企业的1000多万元贷款成为呆帐(其中通丝联830万元)无法收回,1998年政府将通丝联部分资产抵算茧款,又于2006年收回,造成公司流动资金倒挂。加上2006年下半年以后,我国茧丝绸行业严重滑波,省中行对该公司没有信心,贷款规模不断紧缩,由2006年2000万元、2007年降到1500万元、2008年春茧降到1000万元,秋茧只批准500万元,附带许多条件,并明确2009年不再贷款。最后秋茧贷款也没批下来,公司只能使用春茧回笼资金收购秋茧。

3、缫丝生产出现亏损

我市缫丝加工企业现有余西缫丝厂、金鑫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2家,一个利润下滑,一个持续亏损。

余西缫丝厂至今已有40年历史,缫丝生产规模3200绪,现有职工320人,资产2000多万元。由于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在缫丝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加上企业正确决策避免了2004年、2006年以及2008年市场行情突变灾难,确保了高品位好价格,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但2008年缫丝销售收入和利税下降了20%和13%,今年一月份缫丝产量只有9吨,利税-20万元。

金鑫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2008年末资产988.7万元,主要生产生丝,现有职工90人,4组自动缫丝机。2004年以来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大起大落。2005年公司利税达到441.2万元,其中生丝销售收入达到2946.8万元,增幅达到203%和183%,2006年大幅下滑,下降81%和50%,2007年以后持续亏损。2007年5月投资220万元,开发的织布项目,也因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出现亏损。
 

  制约:价格暴跌+空气污染

价格暴跌,收益下降是我市种桑养蚕骤减的首要因素。近几年的蚕丝价格行情突变,从锦上添花的暴涨,到雪上加霜的暴跌,蚕价格不断冲击蚕农正常的心理预期,打破蚕农赢利的价格底线。2008年年春季干茧价格64元/公斤,到夏季61元/公斤,秋季下滑到42元/公斤;生丝价格由2006年春季33万元/吨,到2008年下半年已跌至15万元/公斤。更加打击蚕农信心的是,饲养成本和蚕茧收购价竟走出了一条反比曲线:价格低了,成本却高了。去年蚕药价格同比上涨20%,据市农林局土肥站调查,去年3月份尿素、碳铵等6种常用化肥市场价格同比平均上涨了45.5%(17—96%),最高峰时(8月份)平均上涨了73.5%(51—104%)。2007年春蚕每张净效益还有600余元(劳力未算,下同),2008年仅有200余元(扣除劳力费用则处于亏损状态)。

空气污染,大面积减收是我市种桑养蚕骤减的次要因素。去年我市石港、骑岸、刘桥、西亭、四安、平东、平潮等镇49个村近1万户蚕农14877张春蚕由于受空气污染影响,发生化学因子中毒引起的不结茧事故,造成春茧大幅减产,不少农户粒茧无收,经济损失惨重。中秋蚕与晚秋蚕上蔟前后各地都有一定程度的中毒症状,发生少量的不结茧现象。为恢复农民种桑养蚕信心、弥补蚕农部分损失,去年年底市财政拿出148万余元对春蚕受灾蚕农进行了经济补贴。

劳动力后继无人也是我市桑种养蚕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多年以前,我市从事栽桑养蚕的大多数是年龄60岁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年轻的全部或务工或经商,没有人乐意养蚕。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蚕的这班人蚕事作业已力不从心,就算蚕茧行情好,逐渐减少规模也是必然的选择。

金融危机给缫丝企业带来挑战和考验。丝绸产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对世界经济形势高度敏感,丝绸消费量和茧丝市场价格与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2001-2003年由“911”事件引发的世界经济调整,茧丝价格持续2年下跌,2003-2006年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茧丝价格连涨3年,2008年9月暴发金融危机,茧丝价格快速下跌。正如余西缫丝厂厂长陈乃新所言,2008年9月份暴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本已伤痕累累的缫丝行业雪上加霜,蚕农大面积砍桑、毁桑,即使到了物希为贵又是灾难伴随,重大损失已定。但金鑫茧丝绸公司老总卢建国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丝绸行业将会出现重大调整,蚕桑盲目扩张的趋势将得到控制,茧丝原料供应有余的矛盾将得到缓和,有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

  对策:不求大,但求强

  1、做强蚕桑生产基地

应该说,在当前相对于大宗农作物而言,种桑养蚕仍然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好的种养项目。尽管我市蚕桑生产转移加速,近期仍将有一定面积存在,如市场行情看好,可能还有一部分的恢复,同时蚕桑生产也可以作为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市的一项内容。蚕桑产业仍是我市农业的一个高效产业,我们要以10个蚕桑生产专业村为重点,转变产业模式,充分整合资源,不求做大,但求做强,不断提升生产水平,努力建成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一要加强服务指导。要及时发布各种市场信息,要引导蚕农强化防毒防病意识,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二要推进科技兴蚕。进一步加大自动化蚕用环境控制器、省力化养蚕等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三要推进规模养殖。依托蚕业合作社,不断提升养蚕大户在蚕农中的比例。四要推行综合增效。推广桑园全理套种套养,促进桑园综合增效。

  2、提升缫丝企业活力

应该说,对当前金融危机和丝绸行业的疲软形势。我市缫丝企业能冷静对待,积极应对,调整策略,提高竞争力。一是灵活应对危机,保持平稳发展。余西缫丝厂已将原料组织重心转移到北三县和东台、大丰等地区。二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余西缫丝厂在丝织二、三年疲软情况下,已考虑开发新品种丝织。

  3、加快收购企业改制

作为我市唯一具备鲜茧收烘资格的通州市丝绸集团总公司是全市唯一的国有企业,不仅历史负担重,而且人员负担相对于蚕茧规模过大,管理机制落后。鉴于此,公司已从去年开始考虑改制,制订了改制方案,已报市政府。目前春茧收购在即,关键加快推进改制,尽快改到位,确保不误春茧收购。

  建议:扶持+保护

1、加强政策扶持。一是给予家蚕良种补贴。蚕桑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推广,目前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较大,良种补贴范围和标准逐年提高,从减轻蚕农生产成本、增强蚕农抵御危机能力进而稳定蚕桑产业来看,蚕种补贴应早日纳入农业良种补贴的范畴。二是加强鲜茧收购政策扶持。增加企业授信,解决融资问题。三是加大对丝绸行业政策扶持。建议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放水养鱼,对缫丝企业的税收实行减、缓、免。

2、加强行业管理。特别是边界地区的收购秩序的管理要加强,过去经常出现提前开称抢收等恶性竞争现象,导致茧质大幅下降,不仅浪费茧资源,而且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09-03-17 
来源:中国纺织交易网 
查看次数:1056
ICP 网警 电子营业执照
Copyright©纺织服装研究中心 www.tex-center.com
ICP备案号: 浙B2-20080238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77号

浙B2-2008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