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2日讯 信用证是国际间的一种交易方式,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利用国际间信用证“押汇”,这是国际间贸易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有效的进出口合同和单据,从某公司开取信用证,并利用信用证作为抵押,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这种方式可以缓解资金周转困难,因此受到外贸公司的欢迎。
温州人陈大姐,却利用虚假的进出口合同和单据,从宁波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开出信用证,从银行骗取了425万美元(约合2600万元人民币)。
4月25日,宁波警方破获了这起信用证诈骗案。这也是今年宁波侦破的第一起信用证诈骗案。
开了一份信用证,宁波一企业被骗2600万
陈大姐,50岁,温州瑞安人。
今年2月,她找到宁波一家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称自己和香港一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进口电解铜合同,想要委托A公司代开信用证。
陈大姐称,自己一共要进口2500吨电解铜,其中第一批500吨,开证金额425万美金,约合2600万元人民币。
按照惯例,A公司要求陈大姐提供担保。
陈大姐无法拿出有效担保。
但A公司还是为陈大姐开具了信用证,附带的要求是“货权在手”,也就是陈大姐进口的这批货物要先过他们的手,这样即使陈大姐不还钱,也可将货物转卖。
3月7日,B公司通过香港某银行向为A公司开具信用证的银行提供了相关单据。单据显示,500吨电解铜已经抵达上海保税区码头仓库。
A公司向陈大姐发出通知,要求她提供担保或直接拿钱来“赎”提货单。
不料,陈大姐突然失去了踪影。
A公司立即到上海海关一查,确实有这批货,但货物的所有人,却是香港另一家公司。
他们被陈大姐骗了。
“箱单号”是骗来的,单据是伪造的
A公司报了警。
警方很快查清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储存在上海的那批电解铜是属于香港某公司的,正准备出售。
陈大姐得知消息后,用电邮方式和该公司联系,获得了这批货的提货单据扫描件。
通过扫描件,她得到了提货单据上的那串“箱单号”。
对于任何一批进出口的货物来说,“箱单号”是唯一的,就像是身份证号码一样。
利用“箱单号”,陈大姐伪造了全套单据。
一捣腾,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看来,这批货就成了B公司的了。而这家B公司,实际负责人正是陈大姐。
随后,陈大姐与B公司签订了进出口合同,并利用这份合同,骗过宁波的A公司,开出了信用证。
陈大姐收到信用证当天,就利用B公司到银行办理了“押汇”业务,在最短时间内提走了现金。
经调查,就在3月2日和3月5日,这笔共计约合2600万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已被打入陈大姐和另一名B公司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上。
其中,这笔巨额财产中的近一半被陈大姐用来偿还公司债务,此外的相当一部分则被用来偿还个人债务,而剩余的一部分则被其投入民间借贷市场。
已利用类似手法作案10多起
3月底,陈大姐被宁波警方抓获。
这个快年过半百的女人在商场沉浮多年,虽然算不上一个成功的商人,却是一个成功的骗子。
警方调查发现,A公司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陈大姐牵涉的诈骗案足足有10多起,基本都是利用信用证融资进行的。
“撑过这段时间,我一定能够把这笔钱还上的。”这是陈大姐经常跟办案民警提到的一句话。
用什么方法还?
陈大姐说,依旧会用这种方式,套取现钱,一部分填补上次留下的窟窿,一部分放贷或投资到那些高风险高利润的项目中去。
目前,陈大姐以涉嫌信用证诈骗罪被依法批捕。
信用证融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种依托于信用证融资和民间借款的扩张模式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容易使资金链断裂。”一位熟悉信用证业务的人士告诉记者。
宁波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任警官说,信用证融资存在一定的风险,银行在审核中强调的是信用证书面形式上的认证;信用证凭单付款,只要单证相符,银行就无条件付款。
由于信用证只处理单据而不涉及货物的特点,这也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会作假,或以假单据骗取货款,或以假信用证骗取货物和银行融资。
“宁波有非常多的外贸企业,如果需要进口货物,用到最多的就是远期信用证,而现在这种资金紧缺的大环境下,时不时就有一些不法商人,伪造全套的单据开证并套取资金。因此,所有涉及进出口的公司都应该提高警惕。”。任警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