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数据显示,义乌市涉嫌外贸诈骗案件2001年只有1起,2002年2起,2003年达到12起,涉案金额升到1000多万元。但到了2009年,全年发案327起,涉及到拖欠货款而老板逃匿的外贸公司就达109家,受害经营户达到3000多家。今年,这一势头仍然不减。
十大警示灯
如果在交易中发现对方存在以下10种情况的贸易现象,商户就要小心了。这10种情况是:1.初次交易;2.公司未注册;3.公司新设立;4.大量订货;5.公司业主身份不明;6.约定支付货款期限较长;7.交货后秘密转移货物;8.未履行合同约定、拖欠货款;9.合同中签名与实际身份不符;10.合作过程中发现存在其他可疑情况,有逃匿、诈骗嫌疑。
在外贸形势严峻的今天,无论是多小的一笔订单,都能让外贸出口企业主高兴很长一段时间。为求订单,一些企业甚至“饥不择食”:产品利润再薄、交货时间再急、付款时间再长,也不放过。
出口企业的这种“委曲求全”,也给了一些居心不良的“外商”有机可乘,他们暗地结网,铺设陷阱。
义乌市场近九成的商户有被骗经历
空荡荡的仓库,永远打不通的号码,邦正梁知道自己这回是遇上骗子了,而且遇上的是国际骗子。
邦正梁是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个经营户。2012年8月的一天,他的店里来了一位印度客商,自称是新泰贸易有限公司的经理。简单寒暄了几句后,这位客商就向邦正梁订购了一批价值2万元的剪刀。双方约定9月10日将货物送到青口工业区的仓库,而货款将在货物收到后25天内结清。
10月5日是约定的最后付款期限,邦正梁没有等到2万元货款,就打电话给这位印度客商催款。
但直到10月20日,邦正梁不仅没有收到货款,甚至连这位印度客商的手机也已经停机,位于青口工业区的仓库也大门紧闭。
在义乌,像邦正梁一样遭遇国际陷阱的经营户不在少数。
“市场上的骗子太多了,不需要什么成本就能订走大量货物,等一个月后再去要货款,人一跑根本没辙。就算打赢了官司,也要不回钱。”很多经营户向本报反映外贸公司卷货逃逸时,往往会无奈地一声叹息。
一项调查显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内,有近九成的市场经营户存在由于赊货而不能及时收回货款的情况,其中大多数都是被骗的。
来自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数据显示,义乌市涉嫌外贸诈骗案件2001年只有1起,2002年2起,2003年达到12起,涉案金额升到1000多万元。但到了2009年,全年发案327起,涉及到拖欠货款而老板逃匿的外贸公司就达109家,受害经营户达到3000多家。今年,这一势头仍然不减。
在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上,《市场导报》记者发现,每个月都有不少市场商户或外贸公司反映外商拖欠货款,其中不乏涉及数额较大的案件。
10月1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义乌营销服务部发布了2012年第15期《义乌市场买家风险预警信息》,公布了10家风险等级列为“特别关注”的买家名单,提醒广大市场经营户谨慎交易,注意控制风险。导报记者注意到,在这10家被“特别关注”的买家中,国内买家只有3家,而国外买家有7家,分别来自印度、苏丹、意大利、刚果、美国、菲律宾、土耳其。
风险等级为 “特别关注”表示买家拖欠金额在1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也意味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暂不接受承保。
赊账经营是外贸诈骗的温床
“面对外商或者外贸公司提出的‘苛刻’要求,一家不做自然还有另一家会做。跟对方合作,还得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生意难做,这是义乌小商品城多数经营户的现状。”义乌商城工商局市场分局副局长骆斌表示,导致各种诈骗不断出现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两个。
首先,由于欧美主权债务风险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人民币上涨以及国内房产调控、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对外贸交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外商来得少了,而且每次的进货量比以前相比也少了很多。而义乌市场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出口。于是,义乌市场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采购方的条件越来越“苛刻”,有些不法分子更是在合同中设置层层“陷阱”,加之供货方抱着能做一笔生意就做一笔生意的心态,一旦出现诈骗或者纠纷,供货方自然就会处于被动状态。
除了对手狡猾,经营户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是重要原因。“很多经营户文化水平不高,跟外商签订合同不规范,甚至连外商的全名都不知道,一旦发生问题,就很难追还货款。”
然而,对经营户来说,赊账经营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义乌聚集了全国各类小商品企业,市场摊位达到7万个,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吸引客户,市场99%的经营户采用先赊货后付款的经营方式。如今义乌市场货款交付时间已从以往的一周延长到一个月甚至45天,这就给骗货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
“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毛绒玩具生意的蒋胜远无奈地说,他在国际商品城的14.8平方米商铺,每年租金就要7万多元,仅此一项,压力就够大的。义乌市场又那么多摊位,竞争非常激烈。客户来选购商品,“一个商家表示不能赊账,另一个商家提出能赊账,那么客户肯定会选择能赊账的商家。一个商家表示只能赊账一个星期,另一个商家提出能赊账一个月,那么客户肯定会选择赊账一个月的商家了。”
赊账经营要冒被拖欠货款甚至被骗的风险,但不赊账经营就等于等死。这两者之间,经营户们只能甘冒风险,赌一把还有赢的希望。
另外,义乌市场外向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外商及外贸公司的准入门槛太低,也成为外贸诈骗案件飙升的诱因。
据统计,目前义乌的常驻外商就达1万多人。
国际骗子惯用的四大伎俩
偷梁换柱计
被抵押的一个货柜里,其实装的是廉价编织袋
李小姐是义乌一货代公司的总经理,在义乌开货代公司已有很多年。早在2006年,李小姐就跟在义乌开外贸公司的阿富汗商人哈迈迪有生意往来。“那时,哈迈迪的信誉不错,从不拖欠运费。”2007年至2009年,双方失去联系,没有任何合作。
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哈迈迪突然找李小姐托运货柜,双方再次有了生意往来。这时,哈迈迪的外贸公司改了名字,叫“阿拜内曼”。不仅公司改名,哈迈迪的付款方式也有了变化,他不再如期付款,而是只支付一部分。到去年5月中旬,哈迈迪已欠李小姐20多万元运费。
去年5月19日,哈迈迪找到李小姐,要求将上一个货柜的提单拿走。“你放心,我明天还要来装一个小柜,全部是热水瓶、袜子和胶带,很值钱。”哈迈迪的话让李小姐打消了疑虑,虽然上一个货柜的运费没付,但对方将要托运的柜也价值不菲,她就给了提单。
让李小姐想不到的是,哈迈迪让她托运的小柜里装的压根不是热水瓶、袜子和胶带,而是廉价的编织袋,只值七八千元钱。就这样,哈迈迪用一个“垃圾货柜”作抵押,骗走了上一个货柜的提单。发现被骗后,李小姐立即联系哈迈迪,但哈迈迪已经“消失”了。
李小姐被骗后,民警立即展开侦查,他们发现,哈迈迪不仅用“垃圾货柜”骗了货代公司,而且,他此前已运走的几个货柜所装的货物也是骗来的。民警说,被骗商户无一例外跟哈迈迪是“熟人”。
走为上计
谎称回国续签证,其实是一走了之
陈先生是国际商贸城F区的经营户。今年2月份,店里来了两位自称是塞布鲁斯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老外。
这两位老外既不还价,也没有对包装等提出任何要求,就向陈先生订了10万元的货物。这让做了十多年生疑的陈先生有些生疑。
随后,老外提出货到后先支付30%的货款,一个月后再结清尾款。由于是初次接触,心里又有疑惑,陈先生不放心,提出要到他们的公司面谈。
第二天,陈先生来到这位位于国贸大厦的赛布鲁斯进出口有限公司。“虽然里面的设施很陈旧,但墙上挂着营业执照。业务员也让我放心,说老外已经在市场接了很多单子了,光饰品就有两个货柜,还有五金产品等,都是这么个支付方式的。”
一周后交货,对方又说只能先支付20%的货款,最终好说歹说拿到了3万元,余款至今未付。
“业务员说老板暂时回国去了。我一连去了四个星期,一下说签证没办好,一下说机票没买到,也不知道真假。”陈先生说,业务员每次都打包票,“她说公司在市场上订了100多万元的货,都要等老板回来后才能结,不会骗我这点钱的。”她还告诉陈先生,老板不久前刚汇给一个卖铁丝的经营户50多万元货款。
没想到,之后陈先生再打业务员电话时,却显示停机,位于国贸大厦的公司也大门紧闭。通过外贸防骗QQ群,陈先生联系上另一位卖文具的经营户跟这家公司有业务往来。“他说公司看起来太简陋了,一副随时走人的样子。所以,当时他就有些担心,坚持要现金,结果被扣了五个点。”
据了解,类似的情况,在义乌小商品城时有发生。有些经营户甚至会一次被骗十多万元、上百万元。
[pagebreak]
金蝉脱壳计
不断变换公司名称和办公地址,其实就是为了方便脱身
去年7月初,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体育用品的王女士接到一个订单,土耳其客商、“AKDENIZ”贸易公司业主爱汉,带着翻译菲菲向她订购了4000个足球,交货日期是7月15日,没有支付订金,约定货到一个月后付款。
7月15日,王女士将这批货物送到了爱汉的公司仓库。一个月后,王女士多次拨打爱汉的手机,爱汉都说自己不在义乌,表示过几天再支付。可是,直到9月下旬,王女士也没要到货款,多次前往爱汉公司,都找不到人,也不知道他的住所。
王女士觉得爱汉可疑,于是登录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预警平台,没想到上面有多条关于“AKDENIZ”贸易公司的举报信息。
经侦民警通过调查得知,爱汉曾经在义乌东洲花园开设ORION国际贸易公司,后又在福田四区设立过公司,“AKDENIZ”贸易公司今年才搬到汇金大厦,仓库地址以及手机号码、邮箱地址也变更过,7月份开始在市场下了很多订单。
王女士再次电话联系爱汉,爱汉自称在广州出差。他说自己是“AKDENIZ”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跟ORION国际贸易公司并没有关系,随即挂断了电话。王女士此后再次拨爱汉的手机时,发现已关机。
事实显示,不断变换公司名称,不断转移公司办公地址的爱汉有“换马甲”骗货嫌疑。
欲擒故纵计
“掉”在楼梯上的这张订单,其实是骗子撒下的饵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皮具批发生意的夏老板,没想到自己会被一份捡来的 “订单”坑了。
今年4月中旬,义乌皮革商人夏老板在市场楼梯上意外捡到了一份外贸订单,碰巧的是,该订单上所需的货物正好是皮具。
夏老板把这份外贸订单仔细看了一遍,发现上面写着“丰华服饰公司”字样,还留着QQ号和手机号。从价格和货物款式,夏老板自认自己有竞争优势。
“何不联系联系看看,说不定能多一个新客户。”夏老板心里想。
夏老板主动加了这个QQ号,对方很快作出回应。通过QQ聊天,夏老板得知订单的主人在阿根廷,一时半会赶不回来。服饰公司的老板还在电话里说,他会安排义乌公司的业务员朱某联系夏老板,商量皮具采购事宜。
很快,夏老板在QQ上收到服饰老板发来的订单安排,业务员朱某找到夏老板,提供了订单上皮具的样品,并且支付了500元定金。朱某还告诉夏老板,交货地址在义乌港某仓库,仓库管理员楼某会负责接收货物。
5月中旬,夏老板把价值5万多元的皮具送到指定地点。夏老板记得朱某承诺一周后付款,时间到了后,他通过QQ联系服饰公司老板时,结果发现已经找不到他了。再打朱某的电话,语音提示“已关机”。
等夏老板赶到义乌港仓库寻找楼某时,仓库已被另外公司租用,对方告诉他,之前的仓管员只是临时工,而5万元货物早已被人转移到别处。
直到这时,夏老板才明白,从捡到订单的一刻起,夏老板就落入了骗子精心策划的骗局中。至始至终,订单是假的,订货的老板是假的,甚至连不起眼的仓库管理员,也是骗子临时应聘假扮的。
五条防骗真经
导报记者提醒广大经营户,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更需慎选客户,甄选订单,千万不可“饥不择食”。
义乌商户要编好外贸安全网,牢记以下五条“真经”:
使用规范合同文本
“我们一般都用这种订货单签合同。”在义乌市场上,一经营户拿出一份商品销售信誉卡说。记者发现,这张单子上,规定了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事项的一张表格占据了整张单子的2/3面积。“其实,这种单子对经营户是不利的,里面的规定大多是针对经营户的义务设置的,而对客户的义务提得很少。”义乌市工商局中国小商品城分局工作人员说。有的外商则干脆拿着自己印制的合同来下单,里面有很多条款对经营户不利,一旦出现纠纷,经营户往往处于不利位置。
正是由于外贸风险高发,为增强义乌市场经营户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避风险能力,义乌市工商局中国小商品城分局通过发放定制格式文本的形式,加大对经营户的行政指导力度。据统计,该分局共向义乌市场经营户发放中英文对照的双语买卖合同格式文本近1700万份,越来越多的经营户使用该格式文本做生意,也尝到了规范化合同带来的甜头。
在这份《中国小商品城商品买卖合同》格式文本中,主要事项包括买卖双方身份认定、交易协商的标的、金额、交货时间和地点与方式、商品质量标准、商品验收、包装要求、定金交付、结算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内容。“我们要求经营户尽量使用这种规范文本,以便出现纠纷时好依照合同办事”。义乌工商局市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单前不妨多个心眼
一些外商自制名片打着某某境外公司的旗号,在市场上招摇撞骗,在其本人幕后操纵下,被其雇用的翻译和外贸人员,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代为下单收货,不少商户等货被骗走,货款回收无望时才发现对方使诈,结果悔之晚矣。其实商户在事发前如果能多做一点摸底工作,洋骗子的狐狸尾巴就会早早露出来。
接单前,商户除了留意对方 “两证”(《境外企业常驻商务代表机构登记证》、《境外企业常驻商务代表机构批准证》)是否齐全,查询外商代表机构的合法性外,必须明确对方真实身份、地址,必须验看其护照、身份证,留下其护照、身份证复印件。接单时,最好和具有经营资格的外商机构负责人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货物销售合同。
另外,自2008年开始,义乌工商建立了全国首个市场信用指数发布平台,成为义乌市场信用环境的特设标志和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成熟标志。
“市场信用指数能给经营者、采购者在贸易中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商品的质量、买方卖方的诚信度、国内国际市场行情等等。”骆斌说,“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体系,把握市场动向,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投保信用保险
“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几年前就有了针对的措施。”浙江信保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管理处副处长陈锋告诉记者说,2007年5月28日,浙江信保就专门针对义乌设计了一款名为 “中国小商品城贸易信用保险”的产品,并在义乌设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义乌营销服务部作为办事机构。
这款产品针对义乌市场的经营户和企业,只需登录中国信保的网上投保系统,提出投保申请,查询买方信用信息,录入交易信息,完成申报申请后三天内缴纳保费,投保即正式生效。而且商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70%、80%或者90%的赔付比例,相应的费率为0.8%、1%和1.2%三个档次。
规范市场外贸出口秩序是义乌市推进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义乌市专门成立了规范外贸出口秩序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开展外贸经营主体普查;还在全国率先引进特有的信用保险机制———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贸易信用保险,对市场经营户提供收款保障。利用信用保险平台,一方面为市场经营户提供更多的买方信息,防范风险,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对不法买方实行公告“黑名单”制度,起到震慑作用,还可避免经营户再次上当受骗。
浙江信保义乌服务部副总经理闭世伟说,如果商户在接订单方面有担忧,都可以来找他们。他们可以帮助商户规避信用风险。
“我们建立了市场信用保障体系。通过我们的系统,经营户可以获得买方信用信息,尽可能把风险防范设立在交易之前。同时,我们对不法买家实行公告‘黑名单’制度,既对一些不法买家起到震慑作用,又可以避免经营户再次上当受骗。”闭世伟说。
10月份,中国信保义乌营销服务部共接到28位经营户对同一家外贸公司的咨询,累计货款300万人民币。服务部通过向经营户及时提供该公司相关信息并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帮经营户控制了贸易风险,同时给相关部门侦破案件争取到了时间。
死守30%的红线
“现在,我跟外商做生意,尤其是初次打交道,我都会要求先支付30%的货款作为定金。”在义乌经营袜子的经营户陈江华告诉导报记者,以前,老外到他那儿下单,定金都是象征性的。例如,下单10万元,付的定金可能只有1000元,或者2000元;而只有货送到国外之后,才能拿到外商的货款。“我们几乎承担了整个贸易过程中所有的风险。”
去年年底,一位合作伙伴突然“人间蒸发”让陈江华开始重新思考和老外的交易模式。赊账模式的风靡,意味着背后巨大的风险经营户很有可能“货财两空”。
“2005年之前,我们就呼吁义乌经营户坚持 ‘30%原则’——商户至少要向外贸公司收取货物总价30%的定金。”义乌市工商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是“洋骗子”的7寸,因为“洋骗子”在骗到货物之后,只有两种处理方式,要么当作仓库尾货就地低价销售,要么运回本国,但如果支付了30%的定金,“洋骗子”就获利有限了。
善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
早在2009年,义乌公安局经侦大队设立了 “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可查询外贸公司、货代公司的公开信息以及外商注册信息、工商注册信息等,增强风险防范。
导报记者打开该网站发现,如果经营户在交易时遇到对方公司存在“初次交易、公司未注册、大量订货、逃匿嫌疑、诈骗嫌疑”等“风险”的情况时,可以在网站上填报贸易信息,公安人员将会对信息进行整合,查审对方的公司注册材料等并反馈给商户。
一些可疑外贸公司的投诉记录也会被留在网站上,供其他经营户参考。
据了解,经侦大队在收到预警平台的相关信息后,由专管员先进行研判,需其他单位承办核查的信息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发送到各核查单位专管员,各核查单位要在三个工作日完成核查工作,然后发回经侦大队,由经侦大队审核后录入预警平台。经侦大队视情组织召开处置协调会议,会同各单位按处置预案予以处置。
“这就是我们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核查机制的基本流程。根据这个各警种联动,我们就能更快更准地发现那些有诈骗、逃匿嫌疑的外贸公司。”经济案件预警平台的负责人龚卫东认为,公开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各警种联动核查机制不但可以促使商户和警方联手打造一道更加完善的市场防骗 “防火墙”,而且还可以起到震慑居心不良的外贸公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