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讯 10月21日,由主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2011(第二届)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CBSE)”在空港经济区举行。会议发布了最新版《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研究报告》,并对大宗商品交易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数据
交易品种超过200个
记者获悉,在2011年新成立的市场中,更多的市场是立足于服务区域特产和区域优势品种的地方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该类市场将扩大产区内产品的推广范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2011年新成立的部分农产品交易市场就是立足于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开展网上电子交易业务,这更方便种植者了解国内行情价格和市场动态。我国目前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已经基本覆盖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的200余个主要产品种类。
据会上发布的最新版《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总数(包括未交易的)已经超过300家,涉及农副产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多种产品和领域,辐射到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不断发展的电子交易市场带来了交易品种和成交量的提升,从报告得知,今年新增的品种主要集中在中药材、酒类和农产品。
专访
多角度尝试并不重复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财务总监闫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滨海新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滨海模式也受到了很多地区追捧。滨海模式具有很强的持续性。“我接触了很多地方的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企业后发现,那些地方的政策和相关的指导方向都是阶段性的,而在新区则是持之以恒,不会说今年完成了一个任务或者达到了一些成绩后又转移到另一个探索方向。新区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战略性的构思。”
闫可认为,新区做出的各种尝试越多,样本就越多,就会总结出来更多有效的经验。如果没有各个角度的尝试,就不能探索出最适合发展的道路。只有在大量的尝试过后,积累出大量的样本,之后从样本当中提取出可行经验,再下一步就是要把共同的经验推广好,这样的过程才会对整个环境起到提升的作用。不同交易所的特点千差万别,如果能够整体发展整合经验才是最有利于进步的。将好的发展思路予以推广,才可以真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很多交易所的产品一样,但交易模式不一样或者客户群不一样。投资群体有的是个人投资者,有的是法人投资者,同一个品种,规模和时间不一样,交易结果就不一样。所以整合是有困难的,从大面说都是商品交易所,但从细则来说不同,没有在细分市场过多重叠。
前景
未来将呈几何增长
中国大宗商品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由于国际金融投资环境黯淡,大宗商品成为了投资者新的追捧对象,截止到2011年10月份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成交量高于去年全年的成家量。从2004年以来,截止到2011年10月底,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呈现数量和交易数额几何倍增的趋势。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大宗商品交易日渐增加和市场规范性的提升,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将会在数量和质量上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交易额有望继续增长。
社长朱小军表示,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向好,“中国制造”所需的大宗商品交易将会在未来的十年在中国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降低市场风险的新型市场模式,它对于未来我国争取大宗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大做强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无论对于市场本身还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观点
天津应建统一结算体系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国内著名经济学家胡俞越认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是商品市场升级换代的需要,有利于协助企业管理商品价格体系,同时,由于是采取保证金交易模式,规避了信用风险,解决了此前商品交易形成的三角债问题,另外,还有利于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电子商务与网上交易的发展。
对于地方来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有利于吸引现金流沉淀在交易所所在地区域,还会对如物流等相关产业产生正面影响,对于地方财政也能产生诸如佣金收入等财富效应。
就天津来说,胡俞越认为,目前天津借助滨海新区金融先行先试的政策暖风,已经先后设立了包括文化艺术品、排放权等新型交易市场在内的30家左右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方向值得肯定。不过尽管国内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发展迅猛,但国内尚无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这一点讲,政策方面有些脱节。鉴于目前天津各类交易所的实际情况,胡俞越建议可以建立天津统一的结算体系,将天津各类交易所的交易结算均纳入该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这样既可以避免人为制造的虚假交易信息,也能够便于政府对各行业的实际状况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