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3日文章,原题:一个数字解释中国如何接管世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周二发布的一则消息,可能没引起多大关注。该组织称,今年10月份全球8.66%的贸易融资采用中国货币结算。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广泛应用于贸易融资的第二大货币。
实际上,此事远比听起来重要得多。它是一扇重要窗口,可了解目前全球经济如何改变,以及为何美国长期以来的经济霸主地位如今岌岌可危。
具体说吧,假如你是马来西亚的纺织品制造商,想把货卖到其他地方,让买家货到付款,但用什么货币呢?你希望是马来西亚货币,而买家倾向本国货币。于是你们会选定某种中立货币——被视为币值稳定、双方都能轻易兑换的。
数十年来这意味着使用美元交易,且只有美元。这是美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要一面。然而,SWIFT的数据显示,人民币正迅速成为美国在全球贸易霸主地位的有力竞争对手。诚然,人民币的位置还落后很多,10月份美元占全球贸易融资超过81%,而人民币不到9%。但中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手段,获取市场份额的速度惊人:2012年1月,人民币占贸易融资还不到2%,在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可以设想,数年内人民币将成为亚洲贸易融资的主要货币。
这绝非偶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金融大国作用,鼓励贸易结算使用人民币,或许是迄今中国金融崛起最成功的方面。根据SWIFT的新报告,中国内地和香港占了人民币贸易融资的绝大部分,分别是58%和21%,这是自然的。但中国也在海外逐渐斩获。
北京正多管齐下,以令人民币成为对全球商贸更有用的货币。美国应担心吗?这关系到美国金融未来吗?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崛起成为金融巨擘,对世界是好事。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公司做生意时,没理由非得使用9000英里外、讲另一种语言的国家的货币。而对中国来说,成为金融领域领军者,可加快该国成熟,成长为世界舞台领袖。若中国成了亚洲银行家,它会忙着赚钱,而非成为地缘政治威胁。同时,人民币的崛起,为证明美国别指望永远是全球唯一霸主的一长串理由又加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