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3公里配送的众包物流:突围需解决3大隐患
O2O时代的快递需求
电商时代的顺丰和"四通一达"显然满足不了O2O时代下的快速响应需求,围绕"同城"和"3公里"的需求,O2O时代的新物流快递平台风生水起。
"我快到"是试图用众包物流方式解决"最后3公里"配送的新兴快递平台之一,成立于2015年3月,由同样在众包领域耕耘多年的e代驾投资。
具体做法上,我快到类似Uber模式,招募审核快递员进入平台,一旦有快递送单需求产生,通过就近匹配的方式安排快递员接单并完成配送。
与打车需求不同,我快到的上游为B端商户,并且每一家都是通过合作签约的方式达成合作,截至目前,已与1000多家商户完成签约合作。
下游为C端用户,但我快到方面并不希望与C端用户发生配送之外的联系,甚至明确表示将始终不参与交易。在整个商业闭环上,完整的链条应该为B2B2C,但我快到更愿意定位自己为:只提供B2B的快递配送服务的众包物流平台。
我快到刘丹:转型做流量平台是伪命题
在我快到创始人刘丹看来,3公里同城配送已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此外,作为物流平台参与到C端交易并不是明智之举。
刘丹认为,做交易是能最快能赚到钱的,但是如果你作为服务商来讲,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又当教练,这个事玩起来就比较辛苦。目前,我快到也有一些竞品公司,其实并不具备有流量,如果转型做流量,转型做平台,可能就要死了。
"比如说像我们友商达达,号称几十万的交易,如果他们要做平台了,可能就要死了。原因是如果你是百度、美团等平台方,都跟达达合作。突然说我也要卖餐,你们两个会把业务交给我吗?因为你们所有的数据都在我的平台上,哪怕你只跑千分之一,你的千分之一的客户也在我的手里,很危险的。"
实际上,虽然刘丹认为物流平台获取数据转型做流量平台的模式并不可行,但类似京东到家、百度外卖、饿了么为代表的流量平台也有顾虑,即使明知自建物流平台成本不菲,也不愿将物流完全交于第三方。不论是近日开放配送平台的饿了么,还是号召广场舞大妈也来配送的京东到家,都将配送支配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然而,巨头参与并不意味着众包物流毫无机会。"这个市场大得惊人,是一片全新的领域,目前情况甚至都称不上冰山一角,主要的原因是用户胃口都被养刁了,大家会越来越习惯送到家的服务,而且只会要求速度更快、服务更好。这会是一个容纳很多家的领域,更何况现在也没有谁完全跑出来。"刘丹告诉新浪科技。
众包物流的3大隐患
不过,大市场和新领域并不意味着会一帆风顺,隐患来自三方面。
首先,众包物流模式下,快递员的招募更加便捷。没有学历和技能方面的硬性门槛,只要成年并认路,都可以注册申请成为快递员。但人恰是最不确定的因素,审核机制变得格外重要。
据刘丹介绍,我快到方面除了基本的身份审核和服务培训,也会采取其他措施规避快递员方面的潜在风险。比如这个群体圈子不大,基本相互认识,可以通过社交关系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只要有案底,一律不用。此外,利益方面的诱惑也是风险规避的有效措施,刘丹表示,如果让快递员明白”多劳多得",其实他自己会计算代价得失。
其次,标准化流程下的快递配送,具体服务中可能是非标准化的。一方面是配送品类方面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是用户需求方面的临时变化。比如用户的冰摩卡咖啡已在配送中,但他希望换成热摩卡。
对于具体的非标准化服务,刘丹认为确实是对整个行业的一个考验。"我们的做法是有一些应急的解决方案和客诉流程,把这些应急流程加到我们标准流程里面去。"
最后,也是最大的风险,来自政策。按照我国《邮政法》规定,企业要从事快递业务,必须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是进入行业的必备条件。同时,个人要从事快递员职业,需要参加邮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并考取《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后者正是众包物流一帆风顺的最大风险,如果扩大范围来看,众包模式的典型代表Uber,至今游走在政策风险的钢丝绳上。
当然,作为蓝海领域,激烈的行业竞争必然无法避免。目前赛道上,除了京东到家旗下的京东众包、饿了么、亚马逊和悄悄布局的百度外卖等巨头,我快到还将与人人快递、达达、闪送、您说我办和51送等进行市场争夺,而看似风平浪静的市场,实则残酷而真实,之前主打C端同城配送的E快送已于7月31日宣布破产。
"我们的投资方e代驾在众包管理和控制上有很独到的经验,我们也相信通过服务和为上下游提供价值是能赢得市场的,毕竟这是一个大趋势,顺势而为肯定没错。到年底,我们就能扩展到60个城市了。"刘丹告诉新浪科技。